激光治疗太田痣的手段

太田痣(Naevus of Ota)是发生于面部皮肤的蓝褐色斑状病变,1938年由日本太田氏首先报告,故名。多发生于亚洲有色人种,我国的发生率约千分之十六,女性多见,为青灰色斑片,在20岁以内发病,表现为本应分布于表皮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迷失于真皮层或皮下组织中,形成难看的色素斑

太田痣虽然病变广泛,但它是一种良性病变,一般对生理健康无影响。但由于它位于面部显著位置,对形象的影响很大,所以患者都千方百计的寻求治疗。皮肤科曾经采用冷冻,剥脱和中药治疗,但效果不好。

整形外科采用手术切除缝合,对于较小的太田痣疗效尚可,但也要留下瘢痕;较大的太田痣则需要植皮或者应用皮瓣修复,且不说要在供区要留下难看的瘢痕,修复后的面部也会留下明显的痕迹;直到引进了激光技术,才给太田痣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激光治疗太田痣是应用光对不同颜色物体的选择性光热效应,应用波长694纳米的红宝石激光,755纳米的紫翠玉激光或1064纳米的NdYAG激光选择性的作用于真皮中的黑色素细胞,使之加热而破坏,而皮肤的其它组织不受破坏,从而将黑色素清除。其中1064纳米激光对皮肤的穿透能力强,且大大减少了其它两种激光产生皮肤色素减退的现象,为激光治疗太田痣的首选。

太田痣的激光治疗一般三个月进行一次,一般4-10次左右即可有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