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糟鼻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办法 美鼻隆鼻

【关键词】 办法 治疗 皮肤 组织

1.临床表现:尽管早在古希腊西波格拉底时就有关于该病的报告,但首次将其命名的是Herbra医师。另有冠其“威士忌鼻”的,也有冠其“鼻部橡皮病”及“增生性座疮”等等,至1863年,众多学者认为应称其为“玫瑰样座疮”或“酒渣样座疮”。酒渣鼻系鼻局部血管运动神经失调引起的慢性皮肤疾病,病因目前尚未明了,国内多见于中年女性,国外多见于老年男性。其好发于颜面中部,以鼻尖、前额、下颜及两颊部分见,分布对称,也有仅发于两颊或鼻端者。病程缓慢,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皮脂腺、真皮结缔组织增生、肥大。鼻软骨往往不受累,其损害按进行情况可分以下3期。
 
(1)红斑期  主要表现为鼻部弥漫性潮红、毛细血管扩张,尤以食用刺激性食物后或精神紧张时更为明显,红斑为暂时性,继而持久不断。
 
(2)丘疹期  在红斑期基础上出现多数散在的红色丘疹,有的形成脓包,但无明显的粉刺形成,鼻端出现绿豆大小结节,但不化脓,毛囊口扩大。
 
(3)肥大期  患病期持久,鼻端部结节可增大,往往数个聚积使鼻端肥大突出,表面凹凸不平,或为鼻赘。
 
国外酒渣鼻恶变的报告,按其发生率的多少排列,依次为基底细胞肉瘤、鳞状细胞肉瘤及血管肉瘤。

2.治疗:在20世纪20年代,放疗曾被广泛用于酒渣鼻及其他皮肤治病的治疗,但因远期出现了一些放射性皮肤恶变,故使这一方法受到限制。

(1)保守疗法  目前的保守疗法与普通座疮相同。如行局皮肤清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禁酒、咖啡、浓茶;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6等。

(2)外科治疗  包括:1.部分去除法。该方法由Stromeyer医师首次提出,即部分除增生的皮肤及附件,保留部分皮脂腺等真皮组织而使能上皮再生。去除的方法可以通过冷冻、激光、电凝(刀)、多峰刀、磨削等。目前在国内整形界较为流行的是使用多锋刀,即用多锋刀在鼻部病变组织表层组织表层纵横反复切割,以破坏扩张的血管和增生的表皮,真皮及附件,使真皮中增生的结缔组织和肥大的腺体逐步萎缩而接近正常。2.全部去除法。该方法由Yon Langenbeack首次提出,即全部切除病损皮肤及附件,创面行全厚皮片游离移植,适用于鼻赘严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