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骨折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美鼻隆鼻

【关键词】 一侧 处理 明显 治疗 畸形

 (一)临床表现

鼻骨上不厚窄、下部薄宽的特点决定了多数骨折发生在鼻骨下部,且侧面暴力引起的骨折较多。青年人常为大块骨脱位,也可为粉碎性骨折,老年人则多为粉碎性骨折。骨折轻者多见一侧鼻骨脱啦并陷入鼻腔,重者常委受击一侧的鼻骨及上颌骨额突被推向后内方,而对侧被挤向前外方,形成歪鼻畸形,正面的暴力可使骨下段骨折,与上段脱离,或自中线处分离而成“八”字形展开,使外鼻变平坦、鼻根变宽。门诊时除局部触痛外,可感到双鼻骨不对称,有时可有骨膜擦感。X线不侧位摄片,有助于鼻骨骨折的诊断。

鼻骨骨折早期未处理或处理不当,可遗留鼻根和鼻背部的歪斜、坍塌畸形。临床上,外形异常较为明显,并有不对称的骨性突起。部分病例可出现鼻背部增生隆起、鼻根宽大等畸形,状如驼峰或歪鼻畸形,X线摄片可见鼻部陈旧性骨折影像。

 (二)治疗

外形异位明显者予以骨折复位,无明显外形异常者可不予以处理。

1.闭合复位单侧鼻骨骨折,用鼻骨复位钳或顿头器械,伸入骨腔置于骨折部位的后下方,用力向前上方抬起骨折部分,此时常为可听见复位鼻骨时所出现的“咔嚓”声。复位器械伸入鼻腔远端深度不宜超过双眦连线,以免损伤筛板,引起颅内感染,复位后鼻腔内需家碘仿纱条填塞,留置5-7天,其间更换纱条1次,以起到内夹板固定作用。

如为双侧鼻骨骨折,一侧下陷而另一侧向前突起者,可用复位器械伸入下陷侧骨腔,置于鼻骨下向上抬,同时从鼻外用手指在对侧突起移位的鼻骨处加压,至整个外鼻恢复正常形态,鼻中隔回到中线,鼻通气良好复位成功,

2.鼻中隔放开复位详见以下鼻中隔外伤的处理。在鼻中隔矫正后,再行鼻骨闭合复位,一般都较易恢复到正常位置。如仍不能复位,则行外鼻开放复位。

3.歪鼻开放复位适用于严重骨折或有骨碎片嵌顿者。作鼻梁正中皮肤切口或鼻尖飞鸟形切口,显露外鼻支架,在直视或触摸下,将主要骨折碎片加以整复,如由嵌顿,可将荔状孔边缘骨质凿开一小部分使嵌顿骨片松解,在整复鼻骨。

4.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在鼻骨复位后,逐层缝合外鼻下组织和皮肤,缝合时应无张力、对合整齐。粘膜撕裂伤要尽可能重新对合,保留鼻腔填塞至粘膜创面完全愈合。

5.鼻骨骨折后继发畸形的处理治疗原则为改善明显的外形异常,维持鼻呼吸道通畅。对于骨突起、局部高出邻近组织者,可经鼻内切口用骨凿去除之。鼻根坍塌明显者可作自体骨移植,常取自体肋骨,经外伤切口入路,以微型螺钉固定肋骨于鼻根部或额鼻交界处,伴中隔偏曲而有通气不畅者,应同时行中隔偏曲矫正术,如中隔软骨嵌明显,可去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