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痣是太田痣?

【关键词】 主要 什么样 分布 治疗 神经

  太田痣(Nevus of Ota)是一种波及巩膜及同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以灰蓝色斑状损害为特征的疾病。1938年日本人太田首次报道本病。约50%为先天性,其余多在20岁以前发生,特别是儿童及青少年多见。损害主要分布于三叉神经第一、二支配部位,即主要在上、下眼睑,颞部和颧部,一般为单侧性,偶或两侧,表现为斑疹,初起为蓝灰、蓝、黑或紫色,呈点状、网状或地图状。约2/3患者同侧巩膜也有蓝色斑点。颜色可有一定的变化,如夏季颜色较深,冬季较浅。

  由于病损部位深达真皮层,常规的治疗方法(如冷冻治疗,普通的CO2激光治疗,外科手术等)难以将之祛除。如果治疗太浅,无法祛掉病损;如想达到理想的治疗深度,则很容易留下瘢痕。